全搜索首页 - 新闻 - 言论 - 公示 - 网事联播 - 成都图片网 - IN成都 - 评房网   
核心提示

成都(Chéngdū),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也是四川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单列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1921年设市。

《第一财经周刊》:成都,中国开放新门户

    11月5日,《第一财经周刊》推出封面报道《成都:中国开放新门户》,报道成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站在全球贸易、文明的交汇节点上,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 更多»

《中国新闻周刊》:成都开放新图景

    那场筹备时间长达半年、被称为史上规模最大的成都全市对外开放大会上,释放出明确信号:面对新一轮开放大潮,成都从未停止前进步伐。新时代的成都,只会更加开放。 更多»

新周刊:在这里,所有的生活都是美学

    归根结底,成都吸引人的,是它的整体生活氛围和文化氛围。千百年来,成都一直是一座文采风流之城。 更多»

人民日报:四位非洲记者的成都印象

    热情的成都,是外界观察中国的一扇窗。正如塞拉利昂《协和时报》记者马盖所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 更多»

央视节目走进杜甫草堂:成都端午诗意飘香

    昨日端午佳节之际,成都作为首站精彩亮相央视《传奇中国节·端午》,向全球观众展示成都独具魅力的端午习俗、延绵千年的天府文化与新时代机遇下更加开放的胸襟。 更多»

《第一财经日报》:成都打造中国独角兽新摇篮

    2018年被称为“独角兽企业元年”,独角兽已成为新经济企业发展目标、投资界的关注焦点。在全球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各地都在积极培育和引进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发展的突破点。 更多»

《21世纪经济报道》:全球创新要素向成都汇聚

    5月20日,为期三天的“2018年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落下帷幕。数据显示,本届创交会各类交易成交总金额达305.48亿元,较去年上升27.15%。 更多»

《经济日报》:看成都如何“最适宜新经济成长”

    不久前,成都市发布的一组数据,彻底打消了大家的顾虑:2017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89.4亿元,增长8.1%;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7个千亿产业集群使实体经济结构层次持续提升,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更多»

《新闻联播》:人才振兴 四川激发农村新活力

    从上海飞到成都,再坐车到蒲江县明月村,施国平马不停蹄。作为上海获得多个国际大奖的建筑师,施国平现在也是明月村美丽新乡村的总规划师。奔波两地,是他这个“新村民”的日常节奏。 更多»

《每日电讯报》:天府文化助力成都全产业发展

    在成都市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全面加强天府文化建设展开热议,积极建言献策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让人文成都别样精彩。 更多»

人民日报:成都以国际视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千年蓉城焕发新颜,需要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来引领,明确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近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提交成都两会审议。从总规内容看,成都的发展定位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站位高,包容性强,凸显全球领先理念。 更多»

中国经营报: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提速

    根据规划,天府绿道还具备了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八大功能。除了500公里的绿道外,还规划设计了4级配套服务体系,也就是四级驿站。 更多»

《华尔街日报》:中国成都正借助文化的力量崛起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5年增长了13%,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成为目前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从区域数据来看,成都的发展速度无疑是值得关注的。 更多»

新华社:成都 “小改革”里的“大民生”

    百姓的“小事”,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成都在解决群众民生小事上见真功、求实效,一个个“小改革”背后,折射出“大民生”。 更多»

人民日报:天府成都 日新月异续征帆

    回望2017,成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在传统优势继续保持的情况下,成都新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新经济大会后的布局和定位,更让成都产业从“形聚”走向“神聚”,产业生态圈不断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更多»

新华社:成都建设天府绿道 探索“现代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未来,成都市全域将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及5000公里以上城区级绿道和1万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这座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城市,将变身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 更多»

光明日报:成都龙泉驿何以涌现4万身边好人

    通过开通“龙泉好人”地铁专列和“龙泉好人·出彩蓉城”公交车身公益广告,将好人事迹传遍蓉城。因为“龙泉好人”,龙泉驿区逐步形成尊重好人、推荐好人、宣传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社会风尚,龙泉驿区“好人之城”城市品牌效应逐步凸显。 更多»

21世纪经济报道:成都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消费转型补短板

    “生活城市、休闲宜居已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最靓丽的名片。”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近日举行的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上说。 更多»

人民日报:消费升级 休闲之都增底气

    就全国范围来讲,成都市的休闲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业余文化体育等行业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特别是住宿和餐饮业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更多»

新华每日电讯:成都:西部龙头与“新经济”共舞

    在近期召开的新经济发展大会上,成都市又定下了“小目标”: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 更多»

新华社:成都到2022年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无人零售、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社区集成化智能服务终端、体验式酒店……13日,记者从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成都市将深化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到2022年,成都生活性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000亿元,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更多»

《人民日报》:一起到成都街头走一走

    不是景区,但每天游客络绎不绝——站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大悦城楼顶,放眼望去,郁郁葱葱,间杂着星星点点的红花蓝瓣。这片接近1.9万平方米的楼顶,被改造成屋顶花园,除了蜿蜒曲折的小径,其他区域全是绿色。 更多»

第一财经周刊:成都 新经济引领城市

    成都在2017年11月召开的新经济发展大会上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 更多»

人民日报:成都串起城市绿色未来

    自今年9月启动以来,成都已开工242处绿道生态工程,各级绿道线路613公里,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市域主干绿道体系,到2040年市域绿道体系全面成网。 更多»

经济观察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 成都瞄准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成都明确了城市未来图景“三步走”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第二步:从2020年到2035年,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第三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更多»

央视中文国际:天府绿道开工建设 让城市拥抱绿色

    对于市民来说,绿道提供了一个在城市里望山观水,并享受配套服务的平台,而对于整个城市来说,绿道将绿地、公园、河湖串联起来,有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更多»

每日电讯报:顶级智库助力成都新经济发展

    继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之后,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成立。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定位为立足成都、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新经济发展研究方面的顶级智库。 更多»

华盛顿邮报:培育“独角兽”企业 引领成都新经济腾飞

    业内人士表示,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活跃程度。所谓“独角兽企业”,指在最新一轮融资时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通常是指初创企业。业内人士表示成都特别适合新经济的发育成长,并已培育了一大批潜在的独角兽企业。 更多»

英国《金融时报》:成都是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

    从全球看,已经形成了以美国、德国、以色列、新加坡、中国为主的新经济策源地和新经济活跃区。如果要选择一个中国城市,作为全球新经济成长和崛起的样本,成都再合适不过。 更多»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成都高起点谋划千年新变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乘着十九大的东风,成都坚定踏上建强区域中心城市、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冲刺世界城市的新征程。 更多»

新华社:成都,是个什么样的“都” ?

    新华社《半月谈》27日刊发了长篇通讯《成都,是个什么样的“都”?》,通过深入采访,揭示了成都永葆活力背后隐藏的基因——包容友善、乐观坚韧、创新迭出、开放共享,运用大篇幅试图解读这座城市的“成长密码”。 更多»

经济日报:锐意改革 成都变身开放高地

    寻找中国经济奇迹的秘诀,是世界上很多经济学者研究的课题。曾有西方学者发现,区域之间的竞合也是中国发展绵绵不绝的动力。行走四市,记者深刻感受到,东西部之间,城市之间,各类园区之间,对标学习,创新进取,正是中国经济巨轮前进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更多»

《经济日报》: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将一座山作为城市会客厅,这座城市的气魄之大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成都精神的表达。成都,正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更多»

《人民日报》: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在蓉揭牌

    19日,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在成都大学揭牌。这是四川成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论坛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 更多»

《香港商报》:成都新经济发展剑指全国第一梯队

    11月9日,成都市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成都市发展新经济的战略规划: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成都给出新经济“成都定义”。 更多»

《文汇报》:成都以全球视野引领新经济浪潮

    当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小米投资生态年会、香奈儿2018早春发布会、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第四届成都创意设计周等活动于11月初“扎堆”举行时,科技界、设计界、时尚界和科幻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中国成都。 更多»

《经济日报》:成都新经济的土壤越来越肥沃

    成都市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2022年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更多»

《经济观察报》:成都是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新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不完全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一种由技术到经济的演进范式、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的生成连接、资本与技术深度黏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作用的经济形态。 更多»

文汇报:成都聚力创新改革 重构产业布局

    成都,何以迸发出如此强劲的吸引力?聚力创新改革、重构产业布局,无疑是成都实现由省会城市到区域性中心城市再到国家中心城市的“三级跳”,并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上日益占据重要位置的原因之一。 更多»

侨报:改革创新引领城市未来 魅力成都凸显全球价值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成都正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下,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