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

点击查看具体内容

导航

“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吏,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特产富饶的地方。秦太守李冰在成都建成了举世闻名、万代受益的都江堰,使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从此便获“天府之国”美誉。

数亿年前,中国南方大地还没有成形,大大小小的板块相互分离,横断山脉、大巴山脉、巫山、大娄山持续隆升,它们分别从西、北、东、南四面合围,中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盆地。

丰富的降水,汇成江河,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冲出群山,裹挟着泥沙,不断在盆地西缘沉积,发育出四川最为肥沃的平原——成都平原,乃是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成都平原的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就开始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玉垒山距成都约57公里,而坡度落差竟达273米。因此,古蜀时期,每年雨季来临,岷江水势骤涨,使成都平原变成一片汪洋;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旱灾,如此恶劣的条件,成为古蜀百姓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两千多年前,古蜀国被秦国所灭,新上任的蜀郡太守李冰,带来了一个更为宏大的使命——成都不但要成为治理蜀地的中心,还要担当统一中国的大后方。于是,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李冰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李冰就是用这三大件构成了都江堰工程,岷江沱江两大水系自此从桀骜不驯的“祸水”变成造福成都平原的幸福之水,共同成为“天下粮仓”成都平原旱涝保收的保障。

都江堰修筑后,为成都平原提供了可靠水源,纵横交错的水渠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放射状灌溉系统,由此,成都平原灌溉条件大大改善,水稻生长条件大大优化,产量激增。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面积是282万亩,而截止到2021年底,它的灌溉面积已经达到了1130万亩,面积增加到了四倍。

风云变化、岁月更替,古堰之水从远古流淌至今,将成都平原化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时光流转、阅尽千帆,都江堰依旧耸立在岷江之上,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农,天下之大业也。4500年前,当古蜀先民在田野里播下第一粒稻种,成都平原的水稻种植史便由此开启。来自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繁衍,见证着古蜀文明的兴起、繁盛。如今,成都平原上稻浪滚滚、稻香四溢,“川字号”水稻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宝墩文化时期

宝墩遗址,位于新津区宝墩村的平畴沃野之上,是成都平原上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定居生活的地点。宝墩遗址发现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他植物遗存,考古人员还发现宝墩先民已开始驯化和饲养家猪、狗等家畜,家猪作为获取肉食资源的主要手段。

三星堆文化时期

2022年,碳化大米在三星堆的“祭祀坑”遗址中苏醒,人们进一步确认了古蜀国的口粮以大米为主。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当中,还出土了很多古蜀人的陶器。这些陶器主要用来作为盛酒的酒器,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古蜀国大面积粮食丰收,不仅仅满足自给自足的吃饭问题,还将多余粮食用来酿酒。

金沙文化时期

金沙遗址祭祀区发现了稻谷、粟和黍三种谷物。从数量比例来看,稻谷在其中占80%以上,最多的时期能达到100%。粟和黍的比重则较低,其中粟的数量多于黍。金沙太阳神鸟表示四季十二个月,每只三脚鸟对应3个月,代表一个季节,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这说明古蜀人已经掌握四时的知识,能够根据四时的不同特点而适时地安排农活。

李冰修筑都江堰

公元前276年,李冰出任蜀郡守,修建都江堰,由此,蜀地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巴蜀真正变成了秦地大物博、经济富饶的战略大后方,从实力上改变了过去秦、楚、齐三强长期并驾齐驱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可以说,四川为秦国统一六国提供了重要的补给来源。

汉朝

蜀锦,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到了汉代,成都已是全国闻名的织锦中心,“女工之业,覆衣天下”,汉代蜀锦生产技艺也大为提高。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这条路上,商人们将蜀锦、麻布、邛竹杖等货物销往缅甸、印度以及中亚、北非和欧洲,传延巴蜀文明之美。

隋唐

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成为全国有数的大城市,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有全国重要的菜市、蚕市。水利设施的兴建,加以唐初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强制和争取劳动力开辟了大量荒地,以及蜀中推广间作、复种等耕种方法,扩大了麻、茶、桑、桔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遂使成都平原成为当时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宋朝

宋代时四川人民建造梯田,耕作技术水平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增,为农村发展商品生产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元朝

元朝大规模整治都江堰水利工程,措施多有创新,不仅将各堰改为山石硬堰,还在鱼嘴之前铸铁龟16000斤,使得以往鱼嘴随沙洲(今韩家坝)不断移动,而屡遭破坏的状况也有所改观。屯田兴盛,培育了许多优良的稻种。

明朝

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逐渐突破。

清朝

清朝时四川农民田种禾稻,山种杂粮,相资为用,精耕细作,因地制宜。
清末时期不少有识之士竭力鼓吹农业改革,传播新的农业知识、技术,组织农牧垦殖公司,设立农会等……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成都农村再焕新貌,成都平原现代农业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尤其是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成都聚焦重点改革任务,围绕“人”“地”“钱”,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培育。

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成都市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园区为载体,以政策支撑为保障,全面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天府之国成都,正在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正日渐清晰。

四川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成都平原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于保持四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7月28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复,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更名为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核心示范区。截至目前,崇州已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3万亩,示范区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100%,辐射带动全市水稻绿色防控面积16.5万亩。8月20日,眉山市永丰村也迎来了丰收,按照13.5%的含水量测算,亩产达780.2公斤,较去年680公斤亩产提升了100公斤。这些,都是天府粮仓稳定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2005年,袁隆平在成都郫都区建起一片试验田——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袁隆平院士命名的科学园区。

在他的指导下,四川杂交水稻也迎来一个个历史性时刻:2007年袁隆平两系杂交水稻在成都试种成功,平均亩产达到729.05公斤;2011年成都分中心选育的水稻品种亩产980公斤,创造了当年全国水稻最高产纪录……2021年,四川粮食年产量达716亿斤,十年增加62亿斤,新增产量可供1700万人吃一年。

“川康优丝苗”“品香优秱珍”等为代表的一批水稻新品种,改写了蜀中无好米的历史;亩产700公斤、800公斤、1100公斤、1200公斤,一个个超高产攻关目标在突破,我们距离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更近了。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四川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全国第一,杂交水稻已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九成以上。而从2020年起,成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已连续2年实现正增长;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达到575万亩;近日印发的《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4年末,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0万亩以上、产量230万吨以上。

四川造杂交水稻也走出国门,受到东南亚国家青睐。例如,2003年,由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出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D优527”通过国家审定,在当时跃升为越南进口量最大的杂交稻品种。未来,借助先进的技术和便利的交通,将会有更多的“川字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天府粮仓的故事还在不断续写。

秧好半年稻,苗壮产量高
成都平原孕育出的良种
洒进沃土、生根发芽、拔节育穗
稻子熟了,大地沸腾了
丰收的喜悦遍及成都平原

用科技“武装”新农村

在广袤的成都平原上,农业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早已融入到了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助力成都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详情]

天府“丰”景 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底气足

亩产708.8公斤、亩产680公斤、亩产780.2公斤、亩产700公斤......今年,天府粮仓“丰”景依旧,农户脸上挂满了喜悦和幸福笑容。[详情]

我给种子上把锁

培育优良品种,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障。一个好的品种常能使粮食生产获得更高的产量,更优的品质,更好的抗性,更适应机械化生产等。[详情]

中国碗装中国粮的底气

细分赛道里的奋斗者

我家就在“千斤万元村”

姊妹花盛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万民之命,更是国之重宝。“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指导天府粮仓发展的指路明灯。打造“天下粮仓”,汇入天府力量,这是时代赋予的重任,巴蜀大地也将以沉甸甸的丰收成果提交完美的时代答卷。天府新粮仓,未来足可期。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对于自古以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来说,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是重中之重。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今年以来,成都先后出台《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十条措施(试行)》《成都市防止耕地撂荒十条措施》等文件,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农业安全。同时,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成都市正着力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加快推动现代种业建圈强链。制度做保障,科技来助力,智能化耕种,数字化管理,成都正在描绘农业农村新图景。

近日,成都市印发《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为成都平原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全面描绘了蓝图——未来三年,成都将打造形成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

根据方案,成都将在中心城区环城生态区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及周边7大楔形区域,打造以稻麦、稻油轮作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主的十万亩粮油产业带。将充分运用镇级片区划分成果,结合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粮食主产区(市)县布局15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

今年我国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和农产品供给被放在第一部分,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四川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成都平原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安全不仅直接影响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粮食供求平衡对确保全国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全局性意义。

“天府粮仓”的高水平建设,在严格保护耕地、加大补贴支持、引领创新推广、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市场体系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有力探索,为全国农业发展一盘棋提供宝贵经验与丰硕成果。

从历史深处走来,“天府粮仓”不仅沉淀了悠久而灿烂的农耕文明,更是承载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四川“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强调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打造“天下粮仓”贡献天府力量,这一切都必须以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
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习近平